• 主 題
    增放假天數? 內政部:需凝聚共識 工總:增加人民幸福感 不只靠放假
  • 日 期
    2024-11-04
  • 內 容

    立院內政委員會 23 日召開「紀念日及節日 實施條例草案」公聽會,各界就放假規範 法制化及是否增加國定假日表達意見,除 勞工團體呼籲逐步恢復 7 天假、雇主團體提 醒企業衝擊,朝野立委的提案放假天數從 12-18 天都有,也有不少立委呼籲將彈性假 規定入法。內政部則表示影響層面廣泛, 需再討論凝聚共識。 勞團:應逐步恢復 7 天假 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洪秀龍表示,臺灣 去年平均總工時為 2,008 小時,全球排名前 6、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國定假日也低於 日韓。呼籲雇主應透過產業升級提升競爭 力,而非倚靠長工時和壓低工資。 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表示, 過去一例一休修法時,多有擔憂衝擊產業 和影響中小企業的聲音,但近 10 年來我國 整體經濟持續成長,營業盈餘在 GDP 占比 持續上升,受雇人員報酬占比卻下降。 此外官方統計也未必完全反映實情,根 據人力銀行統計,勞工有 64%憂工時過勞, 57%有先打卡下班再加班經驗。何政家建議, 若擔憂一次恢復 7 天衝擊太大,可採逐年或 每 2 年恢復 1-2 日假日的方式調整。 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則提醒,已有研 究指出,工時超過 8 小時後效率遞減,她也 認為臺灣之普遍提早退休現象,勞工身心 負荷過重是重要因素,成熟資深員工因此 離開,對公司發展也不利。 學者:勞工長期疲憊對企業不利 立委牛煦庭則表示,假日天數對勞動權 益有直接影響,國定假日法制化能確保對 弱勢勞方有所保障。過勞者有機會喘息, 必須出勤的勞工,也能享有雙倍待遇。 他也指出,合理提升放假天數,對於觀 光、零售、服務等內需經濟也能有幫助, 有機會達成勞資雙贏,應以開放態度面對, 呼籲盡快安排法案實質討論。 除了牛煦庭等人提案恢復勞工 7 天假,也 有不少立委提案勞動節、教師節統一放假, 或表達民眾對連休假的期待。立委賴士葆 則提案恢復行憲紀念日放假,以及逢國定 假日於週二或周四則彈性放假。 立委:合理提升有助內需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何明原則表 示,全國多放一天假企業增加的人力成本 約 119 億元,加計加班等費用則更高,雖是 企業主的責任,但也需考量國際局勢。 他指出臺灣近期雖然股市高漲,但各行 業出口和內銷狀況並沒有那麼好,2022 年 開始受戰爭影響,休業家數上升,目前仍 不樂觀、訂單也未增加。 而後續除電價和基本工資調漲,2026 年 也將開徵碳稅,也需要納入考量。他強調 不是要站在對立面鬥爭,但企業穩定經營 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提高勞工分潤, 希望衡平考量。 而針對紀念日及節日法制化,其他學者 有不同面向的提醒。國立臺北大學公行系 教授呂育誠指出,目前就業結構轉變,服 務業達 6 成,且各業別樣態和差異性高,相 對於聚焦全國一致,他建議修法應著重在 決定假期的程序,以保有彈性。 前勞動部政務次長、現任銘傳大學法學 院長劉士豪則指出,涉及人民權利義務要 有法律授權,放假辦法涉及廣泛,因此贊 同法制化。但他也比較過往修法沿革,指 出一例一休雖砍 7 天假,但勞工整體帶薪休 假日是提升的。徐欣瑩:各部會應盡速討論 針對各界意見,內政部次長吳堂安表示, 立委提案放假日數多者達 18 天,加計週休 二日,放假總數將達全年三分之一;此外 增加放假日,對於政府服務效能、企業運 作、交通運輸調度及金融結匯股市交易, 有廣泛影響,需進一步討論凝聚共識。 內政委員會召委徐欣瑩最後提醒,各部 會均表示需要凝聚共識,那就要轉達首長 盡速邀集相關團體討論,後續審查法案會 議,不應再以此為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