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題
    攬才專法排審 立委籲放寬頂大標準 是否由系所認定 國發會允和教育部討論
  • 日 期
    2025-06-25
  • 內 容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 6 月 18 日排審「外國專業 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此次包含行政 院在內,共有 5 個修法版本。其中羅美玲等 16 人針對第 6 條外國人來臺從事專技工作無須兩 年工作經驗,提案將「未參與全球排名、但具 特殊專業優勢學院」納入。賴瑞隆質詢時也建 議可以將範圍再放寬至世界前 1500 大學,擴大 攬才效果。 4,7971 元長年未變 近期討論 當日也有不少立委關心產業基層人力補充, 建議製造業 3K5 級制通盤檢討,加速新行業開 放評估進度,以及鬆綁中階人力比率。外籍白 領最低薪資長年未調整,也有立委認為不利吸 引外籍人力。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答詢時表示, 月薪 4 萬 7,971 元只是參考值,會因年資經驗 有所不同,有再調整空間,一個月內和勞動部 討論。 為強化對外籍專業人才吸引力,此次國發會 所提修法草案中,由現行全球前 500 名大學畢 業生來臺工作免 2 年工作經驗,放寬至前 1 千 名,並開放前 200 名大學畢業生得申請個人工 作許可。此外,在我國畢業僑外生於尋職期間 從事工作得免申請許可,以提升企業聘僱意願 及來臺誘因。 其他修正重點,還有延長數位遊牧簽證停留 期間、放寬符合一定條件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申 請永久居留規定、副學士以上學位畢業僑外生 折抵申請永居的居留期間,以及提升退休、長 期照護和身心障礙等社會保障。 立委提案租稅優惠 增加誘因 羅美玲提案建議修正第4條外國特定專業人 才範疇,刪除條文中具體列舉之專業領域,改 以「我國所需領域之特殊專長」作為認定標準。 第6條則建議除排名千大大學外,增列「未參 與全球排名、但具特殊專業優勢之學院」,提 升攬才政策彈性與多元性。 蔡易餘提案版本則是建議將租稅優惠納入, 第22條中將原本年薪300萬元起五年內享有超 過部分減半課稅的優惠,調降門檻至200萬元, 以吸引更多中高階技術人才來臺。 有立委指出,有些國外院校在某些科系較為 專精,但學校卻沒有在世界排名當中。劉鏡清 說明,教育部主要參考 Quacquarelli Symonds (QS)、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以及 ARWU 等 三個機構指標,較有一致標準,但學院的部分 缺乏相關資料,若是開放,恐造成實務審查困 難,但會跟教育部再來研議,看能否有更細緻 的方式處理。至於擴大租稅優惠,他則尊重委 員提案,並強調外國人入國後才會繳稅,考量 租稅衡平及可行性,將會同財政部研議是否有 更具競爭力的方案。 攬才同時 基層勞力也要重視 蔡易餘強調,外籍專技人才固然需要重視, 藍領移工也有高度需求;然而審查一個新的行 業別以及核配比率的調整,耗時太長,像是畜 產加工廠以及水產加工廠的移工核配比,花了 三年才達到一致性。高空煙火製造業因傳統、 危險性高,不易招募本國勞工,至少兩年前就 在反映高度缺工。他要求勞動部加速進度,國 發會也要起到監督的角色。3K5 級沿用十餘年 立委指脫節 邱志偉也提到,缺工問題是百工百業都存在 的問題,影響產業競爭力,3K5 級制已經 15 年未檢討,分級標準及核配比率均未反映現今 製程技術,導致與實際需求脫節,要求經濟部 與勞動部啟動製造業移工核配機制總體檢,更 新分級基準。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蘇裕國回應,在現 有機制下,製造業可循附加就安費機制提高比 率,會和本國勞工的就業整體思考,與經濟部、 國發會持續檢討。 根據目前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規定,雇主聘僱 資格與藍領移工相同,每次許可三年,產業類 雇主聘用中階人力名額,不得超過移工核配比 率 25%,另外,移工、中階人力及外國專業人 才合計不可超過總員工 50%。立委林月琴認為, 這些人數限制讓很多中小企業即使願意參與 資深移工留用,仍面臨很多瓶頸,呼籲勞動部 檢討鬆綁。 蘇裕國回應,基於保障國人就業優先,50% 的上限仍建議維持,至於中階人力比率,將與 經濟部討論,讓企業能有效留用資深人力,而 非轉到其他國家,造成培訓及人力資源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