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題
    推水污監測數位化擬納管逾百業者 加設智慧化監測設施直接傳輸數據
  • 日 期
    2025-09-24
  • 內 容

    為有效監管水環境,環境部推動廢污 水數位轉型,預告修正「水污染防治措施 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本次修正主要透 過數據化管理及加重業者責任,杜絕數據 造假,為守法業者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影 響包含石化、造紙業等 123 家業者與園區。 修正重點包括強化智慧化的數據監測, 新增每日許可核准排放量達 1 萬公噸以上 之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管制對象為管制 對象,要求其於廢污水處理設施及進流處 等關鍵點,設置獨立專用電子式電度表及 水質、水量傳輸設施,並連線傳輸數據。 此舉將使管理從被動轉為主動,有效預測 並節省人力與能源。 水保司長王嶽斌說明,由於自動監測具 有高度專業性,業者或單位多委託系統商 或監測商處理,因此也加重對相關廠商的 監督。新增「自動監測設施服務機構」定 義,並要求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須登載 委託監測服務機構資料。 若監測服務機構受委託期間有查獲數據 虛偽不實或造假紀錄,致事業或污水下水 道系統遭處分確定,主管機關將公開該機 構名稱,並強制其更換委託業者,以強化 環境責任。 王嶽斌表示,相較於傳統監測技術,採 用中介收集器等方式恐有數據失真的狀 況,因此規範精進廢污水自動監測連線傳 輸方式,導入統一通訊介面與格式,並建 立原始數據直接傳輸機制,確保每一筆數 據真實可靠。 新規設有緩衝期,預計最晚於 2028 年底 才全部上路。屆時若未依規裝設完成,反 水污法 18 條,依同法 46 條裁罰至少萬元以 上,通知限期補正或改善,屆期仍未補正 或完成改善者,按次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