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題
    勞陣:《最低工資法》只是改善低薪的起點 缺工應靠調薪 籲政府應推動薪資透明化
  • 日 期
    2025-10-02
  • 內 容

    台灣勞工陣線 26 日指出,缺工問題根源在於 薪資過低,《最低工資法》只是改善低薪的起 點,唯有調升薪資,才能真正留住並吸引勞動 力,勞陣呼籲政府應推動「薪資透明制度」, 以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薪資結構。 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26日拍板,自2026年起, 最低工資將調升,月薪由現行 28,590 元提高至 29,500 元,漲幅約 3.18%;時薪則由 190 元調 整為 196 元。相關決議將送交行政院核定,預 估全台約 200 萬名本國籍勞工將直接受惠。 這次最低工資通過調漲 意義重要 勞工陣線指出,此次調升是《最低工資法》 上路後的重要落實。該法僅實施第二年,審議 過程即面臨部分委員要求凍漲的壓力,因此能 通過調漲,意義格外重要。 勞陣強調,此舉不僅回應低薪問題,更是確 保勞工基本生活、穩定勞動市場及解決缺工的 重要政策,呼籲行政院儘速核定,讓各單位有 充裕時間完成行政準備。 勞陣指出,面對物價波動與生活成本上升, 多國已將調升最低工資列為政策核心,包括德 國、法國、英國、日本與韓國等,皆已規劃 2026 年再度調整。以日本為例,2026 年全國平均最 低時薪將由 1,055 日圓增至 1,118 日圓,漲幅 6%,並創下連續 23 年調漲紀錄,目的即在維 持勞工購買力。 台灣《最低工資法》亦明定,審議時須參考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等指標, 確保勞工不因物價上漲而失去實質購買力。此 次調漲,正是對立法精神的實際落實。 企業繼續依賴低薪 將遭遇制裁 企業團體長期主張擴大引進移工以解決缺工, 勞陣指出,目前最缺工的行業正是以低薪為主 的製造、批發零售、住宿及餐飲業。勞陣認為, 唯有提高薪資,才能吸引並留住勞動力。若企 業繼續依賴低薪,不僅損害勞工權益,更可能 在全球供應鏈中因強迫勞動相關規範而遭遇 制裁。 勞陣強調,《最低工資法》只是改善低薪的 起點,政府應推動「薪資透明制度」,以建立 更公平合理的薪資結構。具體訴求包括上市櫃 公司及一定規模企業應定期公布去個人化的 性別薪資差距、修改《就業服務法》第 5 條, 取消現行 4 萬元揭示門檻並縮小排除範圍,以 及制定薪資透明專法並明訂立法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