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 題
失聯移工自組工班 侵害農民權益 立委籲充沛合法人力 農業部將爭取 -
日 期
2025-11-03 -
內 容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 10 月 15 日邀請農業部進行 業務報告。在農業勞動力供給方面,截至 2025 年 8 月底止,已引進農業移工逾 1.4 萬名,外 國青農在台農業實習累計 610 名。立委張嘉郡 質詢時關心菜價低迷,她表示,失聯移工現已 不再只是非法的勞動力,而是有自己的工班, 以非法、低廉的生產方式來打擊合法農民,農 業部應有具體對策。 張嘉郡指出,農村中很多失聯移工,已經不 再只是單純的協助農作,而是自己擔任工頭, 有自己的工班,可以租地,但沒有成本考量, 違法濫用藥物、快速生產,再用極低的價格銷 售到市場,嚴重打擊合法本土農民。 張嘉郡:黑工成打擊農民對手 她強調,移工是農業相當重要的勞動力,農 業部應先提供足夠的合法人力,否則沒有人力 可以協助農作,在確保有足夠勞動力之下,再 來取締非法,不要讓這些灰色地帶的失聯移工 成為農民的對手,而非幫手。 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已向勞動部爭取將農 業移工員額增加到 2 萬人,且與勞動部溝通過, 若有需要都可以再增加,並且放寬相關限制, 增加品項,讓更多農業經營者都能進用合法人 力。 鬆綁條件 農業移工逾 1.4 萬名 農業部報告提到,為充裕農業人力,已成立 農業人力團培育本國農業專業人力,並適時補 充外國農業移工,截至今年 8 月底止,累計成 立 34 團、招募人力逾 1,025 名、上工逾 9 萬人 日。 今年也輔導農戶購置高效省工農業機械、引 進省工碳匯各類型農機等達 2.4 萬台,紓緩農 村勞動力需求。 精進漁業人權方面,為保障外籍船員勞動條 件,「漁撈工作公約施行法草案」日前已函送 行政院,已召開法案審查會 2 次,將循法制程 序核轉立法院審議。 勞工團體長年訴求遠洋漁船強制裝設 Wi-Fi, 提供外籍漁工即時申訴管道。農業部業務報告 說明,針對漁船開放 Wi-Fi 給船員使用者,給 予作業天數、配額獎勵、補助設備及通訊費或 核予獎勵金,截至 2025 年 8 月底止,累計 124 艘漁船開放。強化監測管理量能,輔導遠洋漁 船完成裝設攝錄影系統(CCTV),累計 849 艘漁 船,達遠洋漁船數 82.8%。 遠洋工資墊償制度 明年上路 農業部漁業署宣布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 運用衛星通訊試辦「遠洋漁船遠端醫療服務」, 將自 2026 年起推動,輔導漁船導入視訊診療, 讓有就醫需求的遠洋船員即時獲得醫療診斷, 即時治療,提升遠洋漁船海上醫療品質。 遠洋外籍船員遭欠薪、短發薪資,經常遭勞 團批評,農業部報告提到,已推動修正「境外 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規劃增 訂仲介機構及經營者不得向船員收取招募及 其相關費用,建立遠洋漁船船員工資給付通報 及墊償機制。 截至 8 月底止,漁業署已於東港區、琉球區、 蘇澳區漁會等召開說明會 6 場,預計今年底前 完成法制作業。建立系統性保障外籍船員薪資 機制,目標 5 年內與國際海員薪資水準相當。台權會:肯定修法 但需其他配套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施逸翔對於修 法方向表示肯定,但他強調仍須有其他配套作 法,包括 Wi-Fi 強制規範,以及從根本廢除聘 僱雙軌制,若僅靠單一政策,恐難以扭轉漁工 處境。 據了解,機制將遠洋業者分為高、中、低、 無風險四級,提撥工資墊償準備金到專戶,若 業者不配合,將影響後續核發遠洋漁業作業許 可。 施逸翔指出,漁業署所規劃的工資給付通報 及墊償機制,預計 2026 年元旦實施,只要每三 個月結清薪資,就會歸類為低風險業者。但對 於勞動者而言,每月獲得薪資應該是最基本的 權益。呼籲漁業署拿出魄力,若僅靠工資墊償 機制,恐怕只是鼓勵業者,習慣透過欠薪來緩 解經營成本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