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題
    疫情下非典就業增加 國政會籲立法保障 就業獎勵應設差異 引導青年往製造業移動
  • 日 期
    2021-08-10
  • 內 容

    主計總處公布六月失業率4.8%,為2010年11月以來最高,無薪假破5萬人,在疫情影響下,青年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此外,每週工時不足35小時者,單5、6月就多了79.5萬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表示,目前的就業市場趨勢下,外包、打工成為企業因應疫情下的人力運用方案,遠距工作漸成企業新選項,但現行法規下,對非典型就業的勞動保障相對不明確。

    國政會8月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應立法保障外包、打工族等非典型就業者勞動權益。另外,就業保險法規定必須工作達一定年資,才能申請相關津貼,因此有必要修法,協助尚無就業年資或年資淺的青年,可申貸參訓生活津貼、尋職津貼,或按比例請領失業給付。各項職業訓練方案內容,也應著重對金融科技、零接觸產業的技能培育。

    國政會七月下旬進行民調,發現有79.6%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前景並不樂觀,勞動部的「青年就業獎勵計畫」,也就是應屆畢業生工作3個月發給獎勵金,最高3萬元,有高達87.7%不知道此方案。此外,勞動部補助待業青年參加職業訓練,並提供就業獎勵金,鼓勵企業先僱用後訓練,降低青年失業率,雖有約六成民眾認同,但有不少受訪者擔心先僱後訓的補助結束後,仍會面臨失業問題,最終仍是治標不治本。

    政治大學勞研所長成之約對此建議,政府的就業促進方案,必須根據新的勞動市場變化加以調整,由於今年的就業市場呈現外熱內冷,也就是外銷的製造業暢旺,但內需型的服務業緊縮,因此就業獎勵金應按產業有不同的比例,也就是製造業較多,而服務業較少,以引導年輕人朝製造業謀職。

    成之約也提到,疫情對勞動市場的影響,主要可從工時變動、失業率兩項指標來評估。從今年4至6月份數據來看,每週工時未滿35小時的人數,這段期間持續上升,該段期間每週平均工時,四月份從41.32小時,逐步減少至五月份39.34小時,六月更下滑到34.65小時。

    雖然青年就業在此波疫情下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成之約認為,青年失業率增加幅度確實較明顯,但青壯年、中高齡勞工在前後月份增幅比年輕族群更高,特別是這類中壯年族群是需要負擔家計者,不能忽略這個年齡層在就業市場上所受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