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題
    第三代移工增 學者籲雇主調整管理方式 重建處聘僱家庭支持計畫 建完善支持網
  • 日 期
    2022-12-08
  • 內 容

    目前台北市有約 3 萬 5 千名看護移工,是人數 最多的縣市。學者提出,隨著時代變遷,台灣 已迎來「第三代移工」,較過去祖母、母親輩 的任勞任怨,更重視自我價值以及合理工作權 與休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陳景寧表示,隨著資訊發達與權利意識高漲, 政府無法使用強制手段,雇主必須調整管理心 態與方法,自己留住移工。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 108 年起推動移工 家庭支持計畫,由專業社工搭配通譯入戶訪 視,主動帶入資源與服務,包括銜接長照 2.0 服務、引導勞僱共擬工作時間表、連結照顧技 巧指導及語言課程、社區共學活動。今年共計 服務台北市聘僱移工家庭約 1500 多家戶、辦 理 6 場社區活動,11 月 29 日舉辦成果分享會, 探討聘僱移工家庭「高關懷偵測指標」與支持 性服務發展的可行性。 推動移工互助喘息模式 解決服務人力不足困境 根據衛福部資料分析,110 年台北市約有 10 萬名失能、失智、身心障礙等長照需求人口, 其中約 36.3%聘僱看護移工,台北市長照涵蓋 率僅約三成五。陳景寧認為,台北市應正視自 己有龐大聘僱移工家庭的特殊性,發展因地制 宜的創新服務,例如一名移工搭配一位照顧服 務員,善用日照中心週末不開張時段,以一對 多與時間銀行設計,推動「移工互助喘息」, 除有助達到勞動部 8 月間宣示「移工周休一日」 目標,解決喘息服務人力不足,同時也能增進 移工與社會的連結。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陳正芬伴隨這項計 畫進行行動研究,當中指出,影響聘僱移工家 庭穩定度是綜合移工、照顧者、被照顧者三方 的實際情況或期待落差而產生,「高關懷偵測 指標」包含語言難以溝通、照顧技巧不足或品 質不佳、文化與生活習慣、工作安排與休假、 不聽指示、難以信任。但目前政府因應這些問 題的服務資源有限且散落,應串連起來加強推 廣。 陳正芬表示,台北市家戶更換移工的原因以 「轉出」比例最高,建議未來定期追蹤勞僱異 動比率與異動原因,了解是移工方想轉出,或 者雇主想要更換。針對重建處辦理到宅照顧技 巧指導,有些移工表示從未獲知相關資訊,未 來可研議開放移工主動申請。 天下為公社福基金會秘書長王冠今也提 到,移工接受照顧技巧訓練,不僅提升照顧品 質,也有助對自我工作價值的肯定。 到宅訓練開放多元申請 提高誘因鼓勵取得認證 「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補充訓練辦法」 中規定,外籍看護工完成相關訓練,訓練單位 應發給證明文件並完成登錄。陳正芬表示,勞 動部及衛福部應鼓勵移工入境 3 年內完成這些 訓練,提供具吸引力的獎勵措施,雇主亦可根 據移工語言及照顧技巧面向加薪,穩定人力。 其他建議還有明確規範移工休假規範及例 外原則,讓勞資仲介三方可依循、建立移工、 原雇主及新雇主「三方聘僱」資訊平台、1955 專線增加移工「解惑」與情緒支持「選項」, 以及將外籍家庭看護工納為長照人力,整合失 能評估與服務流程。 重建處長劉家鴻表示,從家庭看護移工數及 比例看,移工已不再是長照的補充人力,而是 照顧需求家庭主要的支持人力,僅關心移工的 勞動條件,無法完全解決移工在家庭內所面對 的多變處境,希望透過創新型計畫的執行成果 呈現及實務經驗分享,使大眾更了解聘僱移工 家庭處境與所需服務。未來需搭配各類支持服 務,讓專業人員、移工共同合作,讓聘僱移工 家庭待看見的需求獲得滿足。 台北市聘僱移工家庭共照支持計畫今年告 一段落,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今年 6 月委外完成的「外籍家庭看護工制度與 我國長期照顧服務整合評估初探研究」,將此 項計畫列為七項政策建議之首,與會專家學者 多認為可於其他縣市擴大辦理,各縣市因地制 宜發展服務,中央也要投入更多資源,促進家 庭與移工建立新家人關係。